中国科研用检测试剂行业市场综述

科研用检测试剂是生命科学研究的重要基础原料。中国科研用检测试剂行业发展至今已累积了超过二十年的经验,行业规模成熟,销量增长稳定。-年,中国科研用检测试剂市场规模由21.2亿元人民币增长至31.7亿元人民币,期间年复合增长率为10.5%。未来,随着全球范围内生物医药行业研究的深入及产业化程度的提升,中国科研用检测试剂产品种类进一步丰富,应用领域持续增加,个性化、高端化的产品将逐渐获得更广阔的应用空间。

1、科研用检测试剂定义和分类

生物试剂是与生命科学研究相关的生物材料或有机化合物,以及用于医学研究或临床诊断的试剂,根据生物试剂的使用场景,可将以上多种产品分为科研用检测试剂和临床用检测试剂。科研用检测试剂是生物试剂的细分品类之一,是采用免疫学、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等原理或方法制备的检测试剂,主要用于以科学研究为目的的实验检测、分析测试等,可与仪器、器具、设备或者系统组合使用,应用范围主要包括疾病的病因、病理研究;新药的药效、药理筛查;食物的营养、残留分析等。根据中国国家规定,科研用检测试剂在产品包装上均标明仅供研究使用。在中国内地市场销售的科研用检测试剂产品包装上需增加中文标注“仅供体外研究使用,不用于临床诊断”。

2、中国科研用检测试剂行业发展历程

20世纪90年代后,中国科研用检测试剂行业逐步起步,医院检验科的医护人员尝试性地对科研用检测试剂进行自行配制,原料大多通过进口方式购得。年以后,中国国家政府开始出台政策扶持本土科研用检测试剂行业发展,至今已有十余年历史,经历了探索阶段、规划阶段以及发展阶段。

(1)~年探索阶段:20世纪90年代,受欧美等国家的启发和改革开放的推动,中国科研用检测试剂行业逐步拉开帷幕。一些实验室开始引入海外先进的设备和技术,尝试性地制备和生产科研用检测试剂。由于实验室的科研用检测试剂生产研发水平较为落后,产品生产缺少统一标准,质量管理不全面,行业整体处于较为初级的探索阶段。

(2)~年规划阶段:年,中国国家发改委颁布“十一五”发展规划,希望科技部通过科技支撑计划等渠道,启动科研用检测试剂的研发与市场化工作,在国家的持续支持与引导下,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科研用检测试剂依赖进口、品种少、质量不稳定、市场认可度低等突出问题。中国科研用检测试剂行业的龙头企业,如北京牛牛基因,被指定承担产业化示范的责任。年颁布的“十二五”发展规划开始注重科研用检测试剂产业链创新体系的构建,中国科研用检测试剂行业在国家发展规划下稳健发展,产业规模逐步扩大。

(3)年至今发展阶段:中国科研用检测试剂行业在中国国家规划和政策的推动下迅速发展,国产科研用检测试剂的品种和数量都有了大幅提高,以化学试剂为例,国产试剂数量已从年仅有的3,种左右增长至年的3万多种,而国产原创试剂数量也已达到了3,种左右。中国本土科研用检测试剂企业不断发展壮大,部分企业如云客隆科技等,率先进入国际市场。

3、中国科研用检测试剂行业市场规模

近五年来,相关法律政策相继出台,科研用检测试剂企业的技术研发水平不断提高,促使中国科研用检测试剂行业市场规模从年的21.2亿元增长至年的31.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0.5%(见图2-3)。未来五年,预计中国科研用检测试剂行业市场规模将以10.8%的增长率持续增长,并于年达到52.9亿元的市场规模。行业得以保持快速增长,主要因为受到以下三个因素的影响:

(1)中国生物科技和医疗健康行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科学实验的支持,拉动科研用检测试剂的需求提升;

(2)本土科研用检测试剂企业的研发技术不断提高,分子诊断领域逐渐发展扩大,丰富了行业内试剂产品的种类,扩大了市场规模;

(3)相关政策的逐渐完善,使得科研用检测试剂的监管愈加完善,生产、消费、使用流程得到安全保障,促进了行业的发展。

4、中国科研用检测试剂行业产业链

中国科研用检测试剂行业由上游原材料和设备供应、中游研发生产以及下游销售应用三个环节组成。科研用检测试剂行业产业链上游主要包括生物化学仪器、设备及耗材生产商、生物化学试剂生产商及实验用动物提供商;产业链中游主要参与者是科研用检测试剂企业,负责科研用检测试剂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产业链下游涉及产品的经销和最终的应用,主要消费群体为各类研究院、药企研发部、农林牧渔场行业等。

(1)上游分析

科研用检测试剂行业上游为生物化学仪器制造商、生物化学试剂原料提供商及实验用动物提供商。生物化学仪器主要包括实验动物PET、CT设备、电子恒温加样台、细胞破碎仪等;生物化学试剂主要包括各类血清、蛋白、抗原等。科研用检测试剂行业的上游原材料70%依靠进口,主要原因是下游消费终端为保障科研成果,对科研用检测试剂的质量稳定性要求较高,因此,中游科研用检测试剂制备厂商更倾向于选择仪器先进、生物化学试剂稳定的进口原材料供应商,如安捷伦、赛默飞等。然而,中国科研用检测试剂行业龙头企业已开始对产业链进行延伸,逐渐进军科研用检测试剂原材料生产领域,以规避高额进口原料的成本支出,攫取上游毛利。此外,伴随着上游原料生产企业的重组进程加快以及中国市场参与者技术水平的提高,中国科研用检测试剂行业上游原材料供应有望朝着专业化和规模化的方向继续发展,逐渐抢夺外资企业在行业内的话语权,如维通利华、西宝生物等。

上游企业产品价格主要受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由于科研用检测试剂企业的产品毛利较高,原材料价格波动不会对科研用检测试剂企业的盈利能力产生重大影响。截至年,中低端科研用检测试剂产品的利润率为60%~70%,高端科研用检测试剂的利润率在%以上。

(2)下游分析

科研用检测试剂行业下游涉及科研用检测试剂的流通和最终应用。在中国,科研用检测试剂用于医学、药学、检验学、卫生防疫、食品安全、农业科学等领域的科研实验,消费场景包括生命科学院、生物研究所、医院、制药企业的新药研发部、农林牧渔场等,具有市场空间广阔、销售范围广、用户分散、单批数量少、销售单价高等特点。随着全球范围内生物医药行业研究的深入及产业化程度的提升,中国科研用检测试剂产品种类进一步丰富,应用领域持续增加,个性化、高端化的产品将逐渐获得更广阔的应用空间。

参考文章:《生物医药系列行业概览》

中小微企业全生命周期引领者

股权专家是华西证券(SZ.)推出的线上服务平台,围绕“立足四川、面向全国”的根据地战略,秉承“专业、敬业、高效、担当”的企业精神,以服务实体经济、地方经济建设为己任,不断创新金融服务方式、提升金融服务效能,为企业提供咨询、融资、并购等全生命周期综合金融服务,致力成为中小微企业服务的引领者。

免责声明:股权专家是华西证券(SZ.)运营公众平台,华西证券对该平台所刊载的原创内容享有著作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本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对因使用本文引发的损失由投资者自行承担责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anghaibinbei.com/kfjy/936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