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清华大学历史研究所硕士班入学参考书目

1.钱穆《国史大纲》上下册,台北:台湾商务。2.张心澂《伪书通考》上下册,上海:商务,。3.冯天瑜《中华文化史》台北:桂冠,。4.齐文心等《国史史料学》上下册,台北:崧高书社,。5.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上下册,台北:联经。6.瞿同祖《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台北:里仁翻印。7.赵冈《中国经济制度史论》台北:联经。8.张舜徽《中国文献学》台北:木铎翻印,(翻印湖北人民出版社)。9.皮锡瑞《经学历史》台北:艺文印书馆,或北京:中华。10.余英时《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台北:联经。11.何炳棣《黄土与中国农业的起源》香港:中文大学,。12.陈启云《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历史论析》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3.许倬云《西周史》台北:联经,。14.童书业《春秋史》香港:太平,。15.姚秀彦《先秦史》台北:三民,。16.杨宽《战国史》北京:人民,或台北:谷风翻印。17.杨宽《古史新探》北京:中华。18.张舜徽《周秦道论发微》台北:木铎翻印,。19.DenisTwitchett(崔瑞德)等编《剑桥中国秦汉史》(中译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20.钱穆《秦汉史》台北:东大图书。21.金春峰《汉代思想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22.杜正胜《编户齐民》台北:联经,。23.李剑农《先秦两汉经济史稿》台北:华世翻印。24.陈启云《荀悦与中古儒学》辽宁大学出版社,。25.陈启云《汉晋六朝文化、社会、制度》台北:新文丰,。26.侯外庐等《中国思想通史》第三卷(魏晋南北朝思想)北京:人民,。27.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北京:中华,或台北:台湾商务。28.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丛》北京:三联书店,。29.周一良《魏晋南北朝史论集》北京:中华。30.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上下册,上海:上海人民。31.孙同勋《拓跋氏的汉化》台北:台大文史丛刊。32.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中研院史语所专刊。33.陈寅恪《金明馆丛稿》上海:上海古籍。34.毛汉光《中国中古政治史论》台北:联经。35.向达《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北京:中华,或燕京学报专号。36.全汉升《唐宋帝国与运河》中研院史语所专刊。37.DenisTwitchett编、张荣芳主译《剑桥中国史》第三册(隋唐篇-)上下册,台北:南天书局,民国76.9.。38.朱瑞熙《宋代社会研究》郑州:中州书画社,,或台北:弘文馆。39.刘子健《欧阳修的治学与从政》台北:新文丰。40.刘子健《两宋史研究汇编》台北:联经。41.梁庚尧《南宋农村经济》台北:联经。42.钱穆《朱子学提纲》台北:三民。43.陈荣捷《朱学论集》台北:学生,。44.陶晋生《女真史论》台北:食货。45.陶晋生《宋辽关系史研究》台北:联经,。46.蒙思明《元代社会阶级制度》燕京学报专号。47.萧启庆《元史新探》台北:新文丰。48.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台北:台湾商务。49.余英时《中国近世宗教伦理与商人精神》台北:联经。50.余英时《论戴震与章学诚》台北:华世。51.吴晗《读史札记》。52.傅衣凌《明代江南市民经济初探》台北:谷风翻印,北京:人民出版社,。53.全汉升《明清经济史研究》台北:联经。54.何炳棣《中国会馆史论》台北:学生。55.王曾才《中英外交史论集》台北:联经,。56.王尔敏《晚清政治思想史论》台北:商务,。57.张灏《幽暗意识与民主传统》台北:联经,。58.孔飞力(PhilipA.Kuhn)著、谢亮生等译《中华帝国晚期的叛乱及其敌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59.矢内原忠雄,周宪文译《日本帝国主义下之台湾》台北:帕米尔,。60.张玉法《中国现代史稿》台北:联经,。61.张胜彦等编著《台湾开发史》台北:联经,。62.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香港:中文大学,。63.费正清(FairbankJ.K.)主编《剑桥中国史晚清篇》(上、下)台北:敦煌,。64.费正清(FairbankJ.K.)主编《剑桥中华民国史》(一、二)上海:人民出版社,。1.张光直,〈中国古代史在世界史上的重要性〉《考古学专题六讲》台北:稻乡,。2.张光直,〈从世界古代史常用模式看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同上。3.张光直,〈三代社会的几点特征〉同上。4.张光直,〈中国青铜时代〉《中国青铜时代》台北:联经,。5.张光直,〈从夏商周三代论三代关系与中国古代国家的形成〉同上。6.张光直,〈殷商文明起源研究上的一个关键问题〉同上。7.李济,〈史前文化的鸟瞰〉《中国上古论文选集》上册,台北:华世,。8.杨宽,〈古史传说探源论〉同上。9.杨宽,〈试论西周春秋间的乡遂制度与社会结构〉《古史新探》北京:中华,。10.徐炳昶,〈我国古代部族三集团考〉《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台北:地平线,。11.徐炳昶,〈所谓皇帝以前的古史系统〉同上。12.夏鼐,〈中国文明的起源〉《中国文明的起源》北京:中华,,或台北沧浪翻印,.陈梦家,〈殷代社会的历史文化〉《中国上古史论文选集》下册,台北:华世,。14.徐复观,〈周初宗教中人文精神的跃动〉《中国上古史论文选集》下册,台北:华世,。15.徐复观,〈西周政治社会的结构性格问题〉《周秦汉政治社会结构之研究》香港:新亚研究所,;或《两汉思想史》第一卷,台北:学生,。16.丁山,〈由三代都邑论其民族文化〉《中研院史语所集刊》第五本。17.丁山,〈封建政治社会的崩溃及典型专制政治的成立〉同上。18.杜正胜,《编户齐民》第1,3,4,8章,台北:联经,。19.西鸠定生,〈中国古代统一国家的特质──皇帝统治之出现〉《中国上古史论文选集》下册,台北:华世,。20.宫崎市定,〈中国古代赋税制度论〉同上。21.增渊龙夫,〈春秋战国时代的社会与国家〉同上。22.钱穆,〈论春秋时代人之道德精神〉《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一)》台北:东大,。23.李玄伯,〈家邦通论〉《中国上古史论文选集》下册,台北:华世,。24.陈启云,〈中国古代神话对「元始」、「终极」的转轴理念和心态〉《中国文哲研究集刊》第十五期(.9)。收入陈启云,《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历史论析》,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5.陈启云,〈中国古代思想发展的认识论基础〉《学丛: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学报》第四卷,,页-。收入陈启云《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历史论析》,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6.陈启云,〈《论语》「正名」与孔子的「真理观」和语言哲学〉《汉学研究》十卷二期,(),页27-51。收入陈启云,《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历史论析》,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7.陈启云,〈从庄子书中有关儒家的材料看儒学的发展〉《中国文化与中国哲学》(北京:三联书店,),页95-。收入陈启云,《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历史论析》,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8.沈刚伯,〈齐国建立的时期及其特殊的文化〉《中国上古史论文选集》下册,台北:华世,。29.沈刚伯,〈从古代礼刑的运用探讨法家的来历〉同上。30.冯友兰,〈原儒墨〉同上。31.余英时,〈古代知识阶层的兴起与发展〉《中国知识阶层史论》台北:联经,。32.陈良佐,〈自然环境对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影响〉《中央研究院国际汉学会议论文集历史考古组》,中册,台北:中央研究院,.10。33.劳干,〈论汉代的内朝与外朝〉《劳干学术论文集甲编》台北:艺文印书馆,。34.劳干,〈汉代政治组织的特质及其功能〉同上。35.劳干,〈秦的统一及其覆亡〉《中研院史语所集刊》第48本第2分。36.徐复观,〈汉代专制政治下的封建问题〉《两汉思想史》第一卷,台北:学生。37.徐复观,〈汉代一人专制政治下的官制演变〉。同上。38.徐复观,〈原史──由宗教通向人文的史学的成立〉同上。39.徐复观,〈盐铁论中的政治社会文化问题〉同上。40.沈刚伯,〈秦汉的儒〉《大陆杂志》。41.傅乐成,〈汉儒与汉法〉《汉唐史论集》台北:联经,。42.傅乐成,〈汉代的山东与山西〉同上。43.许倬云,〈西汉政权与社会势力的交互作用〉《中研院史语所集刊》第35本;或《求古编》台北:联经,.6,pp.-。44.余英时,〈东汉政权之建立与世族大姓之关系〉《中国知识阶层史论--古代篇》台北:联经,。45.金发根,〈东汉党锢人物的分析〉《中研院史语所集刊》第34本。46.史念海,《中国历史人口地理与历史经济地理》第1章第1、2节,台北:学生,。47.史念海,〈战国至唐初太行山以东经济地区的发展〉《中国史地论稿》台北:弘文馆,。48.邢义田,〈中国皇帝制度的建立与发展〉《秦汉史论稿》台北:东大,.6。49.邢义田,〈秦汉的律令学--兼论曹魏律博士的出现〉同上。50.李解民,〈「开阡陌」辨正〉《中国社会经济史参考文献》台北:华世翻印,(大陆)。51.张金光,〈试论秦代商鞅变法后的土地制度〉同上。52.王毓铨,〈「民数」与汉代封建政权〉同上。53.高敏,〈两汉时期「客」与「宾客」的阶级属性〉同上。54.陈启云,〈两汉枢机职事之演变及三台制度之发展〉《新亚学报》四卷二期()页-。收入《汉晋六朝文化、社会、制度--中华中古前期史研究》()。55.陈启云,〈关于东汉史的几个问题--清议、党锢与黄巾〉《燕园论学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页-。收入《汉晋六朝文化、社会、制度--中华中古前期史研究》()。56.陈启云,〈中国中古「士族政治」考论之一(渊源论)〉《新亚学报》第十二卷(),页-。收入《汉晋六朝文化、社会、制度--中华中古前期史研究》()。57.陈启云,〈两晋三省制度之渊源、特色及其演变〉《新亚学报》三卷二期(),页99-。收入《汉晋六朝文化、社会、制度--中华中古前期史研究》()。58.陈启云,〈中国历史「中古时代」分期的观念问题〉《华夏文明与传世藏书:中国国际汉学研讨会论文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历史研究所编,,收入陈启云《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历史论析》,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59.陈寅恪,〈天师道与滨海地域之关系〉《金明馆丛稿》上海:上海古籍;或《陈寅恪史学论文选集》上海:上海古籍,.7,pp.-。60.陈寅恪,〈府兵制前期史料试释〉同上。61.陈寅恪,〈崔浩与寇谦之〉同上;《选集》pp.-。62.陈寅恪,〈述东晋王导之功业〉同上。63.唐长孺,〈孙吴建国及汉末江南的宗部与山越〉《魏晋南北朝史论丛》北京:三联书店,。64.唐长孺,〈魏晋户调制及其演变〉同上。65.唐长孺,〈晋代北境各族「变乱」的性质及五胡政权在中国的统治〉同上。66.唐长孺,〈读抱阜子推论南北学风的异同〉同上。67.唐长孺,〈魏晋玄学的形成及其发展〉同上。68.唐长孺,〈南朝寒人的兴起〉《魏晋南北朝史论丛续编》北京:三联书店,。69.唐长孺,〈魏北朝后期科举制度的萌芽〉同上。70.唐长孺,〈魏晋南北朝的客与曲〉《魏晋南北朝史论丛拾遗》北京:中华,。71.唐长孺,〈士族的形成与升降〉同上。72.唐长孺,〈均田制度的产生及其破坏〉《中国社会经济史参考文献》台北:华世翻印,(大陆)。73.周一良,〈北朝的民族问题与民族政策〉《魏晋南北朝史论集》北京:中华。74.周一良,〈南朝境内各种人与政府之对待政策〉同上。75.周一良,〈领民酋长与六州都督〉同上。76.牟润孙,〈崔浩及政敌〉《新亚学报》。77.毛汉光,〈晋随之际河东地区与河东大族〉《中国中古政治史论》台北:联经,.1,pp.99-。78.毛汉光,〈五朝军权转移及其对政权之影响〉同上,pp.-。79.毛汉光,〈中古统治阶层之社会基础〉《中国中古社会史论》台北:联经,。80.毛汉光,〈中古士族性质之演变〉同上。81.傅乐成,〈荆州与六朝政局〉《汉唐史论集》台北:联经,82.缪钺,〈清谈与魏晋政治〉《中国文化研究汇刊》vol.8,。83.郑钦仁,〈九品官人法--六朝的选举制度〉《中国文化新论--立国的宏规》台北:联经,。84.康乐,〈民爵与民望〉《汉学研究》vol.4,。85.冢本善隆著,周干荣译〈北魏僧祇户与佛图户〉《食货月刊》第5卷第12期。86.全汉升,〈中古自然经济〉《中研院史语所集刊》10本,,pp.75-;或《中国经济史研究》上册,台北:稻乡。87.逯耀东,〈拓跋氏与中原世族的婚姻关系〉《从平城到洛阳》台北:联经,。88.何启民,〈中古南方门第--吴郡朱张顾陆四姓之比较研究〉《中古门第论集》台北:学生,.1,pp.79-。89.余英时,〈汉晋之际士之自觉与新思潮〉《中国知识阶层史论--古代篇》台北:联经,。90.余英时,〈名教危机与魏晋士风的转变〉同上。91.杨联升,〈晋代经济史释论〉《国史探微》台北:联经,。92.钱穆,〈略论魏晋门第与学术思想的关系〉《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3)台北:东大,。93.余逊,〈读魏书李冲传论宗主制〉《中研院史语所集刊》第20本。94.陈寅恪,〈论随末唐初所谓「山东豪杰」〉《陈寅恪先生论文集》台北:里仁翻印,或《金明馆丛稿》上海:上海古籍;或《陈寅恪史学论文选集》上海:上海古籍,.7,pp.-。95.陈寅恪,〈论唐代之番将与府兵〉同上;《选集》pp.-。96.陈寅恪,〈论韩愈〉同上。97.陈寅恪,〈记唐代之李武韦杨婚姻集团〉同上。98.严耕望,〈唐人习业山林寺院之风尚〉《唐史研究丛稿》香港:新亚研究所,;或《严耕望史学论文选集》台北:联经,.5,pp.-。99.罗香林,〈唐代天可汗制度考〉《唐代文化史》台北:台湾商务,。.罗香林,〈唐代三教讲论考〉同上。.台静农,〈论唐代士风与文学〉《文史哲学报》台湾大学文学院,。.傅乐成,〈玄武门事变之酝酿〉《汉唐史论集》台北:联经,。.傅乐成,〈唐代宦官与藩镇的关系〉同上。.傅乐成,〈唐型文化与宋型文化〉同上。.傅乐成,〈唐代夷夏观念之演变〉同上。.李树桐,〈唐代的政教关系〉《唐史新论》台北:台湾中华,。.全汉升,〈唐代物价的变动〉《中国经济史研究》香港:新亚研究所,;或台北:稻乡。.全汉升,〈唐宋时代扬州经济景况的繁荣与衰弱〉《中国经济史论丛》香港:新亚研究所,。.杨联升,〈中唐以后税制与朝税制之关系〉《清华学报》12卷3期,。.毛汉光,〈从士族籍贯迁移看唐代士族之中央化〉《中研院史语所集刊》52本3分,。.毛汉光,〈唐末五代政治社会之研究---魏博二百年史论〉《中研院史语所集刊》50本;《中国中古政治史论》台北:联经,。.王寿南,〈唐玄宗时代的政风〉《唐代政治史论集》台北:台湾商务。.王寿南,《隋唐史》第13、15、16、17、18,台北:三民,。.林天蔚,《隋唐史新论》第1章,台北:东华,。.崔瑞德,(DenisTwitchett),Cambridge〈绪论〉《剑桥中国史》第3册《隋唐篇-》上册,台北:南天,.9,pp1-52;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上海:上海人民。.芮沃寿(ArthurF.Wright),Yale〈隋朝-年〉同上,pp.53-。.彼得森(C.A.Peterson),Cornell〈中晚唐的朝廷与地方〉同上,pp.-。.徐萍芳,〈唐代两京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中国社会经济史参考文献》台北:华世翻印,(大陆)。.刘子建,〈背海立国与半壁山河的长期稳定〉《两宋史研究汇编》台北:联经,。.刘子建,〈包容政治的特点〉同上。.刘子建,〈试论宋代行政难题〉同上。.刘子建,〈王安石曾布与北宋晚期官僚的类型〉同上。.刘子建,〈宋代考场弊端〉同上。.张荫麟,〈南宋亡国史补〉《张荫麟先生文集》台北:九思,;或《宋史研究集》。.赵铁寒,〈宋代的学校教育〉《宋史研究集》第4辑,台北:国立编译馆。.赵铁寒,〈由宋史之取材论私家传记的史料价值〉《大陆杂志》。.赵铁寒,〈宋金海上之盟研究〉《大陆杂志》。.全汉升,〈略论宋代经济的进步〉《大陆杂志》第28卷第2期。.全汉升,〈北宋物价的变动〉《中院史语所集刊》第11本。.全汉升,〈唐宋政府岁入与货币经济的关系〉《中研院史语所集刊》第20本。.聂崇岐,〈论宋太祖之收兵权〉《燕京学报》第34期,或《宋史丛考》北京:中华,或台北:华世翻印。.聂崇岐,〈宋役法述〉《燕京学报》第33期,或《宋史丛考》北京:中华;或台北:华世翻印。.钱穆,〈论宋代相权〉《宋史研究集》第1辑。.钱穆,〈初期宋学〉《中国学术思想论丛》(伍)台北:东大。.贺麟,〈宋儒的思想方法〉《宋史研究集》第2辑。.陈荣捷,〈朱子及新儒学之大成〉《朱学论集》台北:学生,.4,pp.1-35。.朱鸿林,〈理想型的经世之学--真德秀《大学衍义》之用意及其著作背景〉《食货月刊》15卷3、4期。.宋晞,〈宋代的商税网〉《宋史研究论丛》第1辑,台北:中国文化大学研究所,。.蒋复璁,〈宋太宗晋邸幕府考〉《宋史新探》台北:正中,。.洪业,〈半部论语治天下辨〉《清华学报》,或《宋史研究集》。.牟润孙,〈两宋春秋学的主流〉《宋史研究集》第3辑。.牟润孙,〈折可求墓志铭考证兼论宋江之结局〉《文史哲学报》台大文学院。.陈乐素,〈宋徽宗谋复燕云之失败〉《辅仁学志》第4卷第1期,;或:《求是集》第1辑,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5,pp.46-。.王德毅,〈略论宋代国计上的重大难题〉《宋史研究论集》第2辑,台北:鼎文,。.梁耕尧,〈南宋农村的户口概况〉《南宋的农村经济》台北:联经,。.梁耕尧,〈南宋农村的土地分配与租佃制度〉同上。.梁耕尧,〈市易法述〉《台湾大学历史学报》第10期。.李弘祺,〈宋代教育与科举的几个问题〉《宋代教育散论》台北:东升,。.黄宽重,〈南宋时代邑州的横山寨〉《汉学研究》3卷2期,,或《南宋军政与文献探索》台北:新文丰,.7。.内藤虎次郎著,苏振申译〈宋代史学的发展〉《宋史研究集》第6辑。.吉川幸次郎著,郑清茂译《宋诗概说序章》台北:联经,。.宫崎市定著,杜正胜译〈从部曲到佃户〉上下《食货月刊》复第3卷。.陶晋生,〈北宋庆历改革前后的外交政策〉《宋辽关系史研究》台北:联经,。.林瑞翰,〈绍兴十二年以前南宋国情之研究〉《宋史研究集》第三辑。.姚从吾,〈契丹汉化之分析〉《大陆杂志》或《姚从吾先生全集》台北:正中,。.姚从吾,〈女真汉化之分析〉同上。.陶晋生,〈金代中期的女真本土化运动〉《边疆史研究集》台北:商务,。.陶晋生,〈金代的政治结构〉《中研院史语所集刊》。.陈垣,〈耶律楚材父子信仰之异趣〉《援庵史学论著选》台北:木铎翻印,(大陆)。.陈垣,〈元也里可温教考〉同上。.萧启庆,〈元代的儒户:儒士地位演进史上的一章〉《元代史新探》台北:新文丰,。.萧启庆,〈元代的宿卫制度〉同上。.萧启庆,〈元代的镇戌制度〉同上。.劳延宣,〈元初南方的知识分子〉《中国文化研究所集刊》香港:中文大学。.吴晗,〈明教与大明帝国〉《清华学报》第13卷第1期,或《读史札记》北京。.吴晗,〈胡惟庸党案考〉《燕京学报》第15期。.吴晗,〈明初的学校〉《读史札记》北京。.吴晗,〈明代的军兵〉同上。.余英时,〈从宋明儒学的发展论清代思想史〉《历史与思想》台北:联经,。.余英时,〈清代思想史的一个新解释〉同上。.陈荣捷,〈早期明代之程朱学派〉《朱学论集》台北:学生,.4,pp.-。.陈荣捷,〈性理精义与十七世纪之程朱学派〉同上,pp.-。.何佑森,〈清初的学风〉《国史释论》台北:食货,.11。.石锦,〈释论明清时代的官商与绅商〉收入《国史释论》上册,台北:食货,.11。.黄进兴,〈道统与治统之间〉《中研院史语所集刊》。.梁方仲,〈一条鞭法〉《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季刊》4:1,(大陆)?。.傅衣凌,〈明清时代商人及商业资本概述〉《明清时代商人及商业资本》台北:谷风翻印;或北京:人民出版社,。.全汉升、王业键,〈清中期以前浙江米价的变动趋势〉《中研院史语所集刊外篇》第4种,。.黄仁宇,〈从《三言》看晚明商人〉《放宽历史的视界》台北:允晨,。.梁其姿,〈明末清初民间慈善活动的兴起--以江浙地区为例〉《食货》复第15卷第7、8期,,pp52-79。.张彬村,〈晚明福建的海外贸易与地方经济发展〉收入《国史释论》上册,台北:食货,.11。.刘广京,〈论商人〉收入《经世思想与新兴企业》第5章(亦收入《中国近世宗教伦理与商人精神》代序〈进世制度与商人〉)及第6章。.张玉法主编,《中国现代史论集》(全套)台北:联经,。.文复会主编,《中国近代现代史论集》(全套)台北:商务,--。.张炎宪编,《台湾史论文精选》(上、下)台北:玉山,。最后备注一下,资料来自人人网范江涛童鞋的日志,对此表示感谢。看完后各种汗颜,我大致只看过10种左右的书,论文则一个没看过。还需狠狠努力,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赞赏

长按







































北京白癜风医院是哪家
泉州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anghaibinbei.com/kfjy/135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