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师范大学
武友德教授领衔的科研团队“云南师范大学澜沧江—湄公河流域资源环境合作开发与协同治理省创新团队”,经云南省创新团队评审委员会评审推荐,省科技厅审定通过并公示后,成功入选年度省创新团队(培育对象)。作为致力于跨境跨国资源环境合作方向的省级创新团队,其获批标志着我校利用地缘环境与学科优势,在边疆地理学与跨境跨国合作发展等前沿研究领域的团队建设中迈上新台阶。
围绕国际河流(湖泊)进行跨国合作开发,是区域合作的优选与常态。在开展跨境流域合作中,云南省有着独特的地理区位优势。“云南师范大学澜沧江—湄公河流域资源环境合作开发与协同治理省创新团队”将以澜沧江—湄公河流域为核心研究区域,在构建共享性空间信息数据库的基础上,尝试探究澜沧江—湄公河流域资源环境合作开发与协同治理问题。并通过对跨境流域治理理论基础、治理体系及实现途径进行实证检验,为类似区域的治理提供范本参考,为云南参与并推进跨境流域治理提供有益参考。该创新团队着力培育与发展三大研究方向:(1)澜沧江—湄公河流域资源环境空间数据库构建与共享服务;(2)澜沧江—湄公河流域资源环境合作开发与保护;(3)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地缘政治经济合作与协同治理。重点是凝聚与打造一支高层次、高产出、有较大影响的人才队伍,通过人才培引、科学研究、学科平台建设等团队建设途径,争取建设成为更高层次的引领型创新团队。根据《云南省创新团队管理办法》及年度预算工作相关要求,云南省科技厅将在培育期内适时为培育对象安排团队建设经费。培育期满后,省科技厅将对培育对象进行认定考核,通过考核的正式授予“云南省创新团队”称号。
“云南师范大学澜沧江—湄公河流域资源环境合作开发与协同治理省创新团队”的成功入选,是我校科研力量在集成与整合发展中结出的新硕果。该创新研究团队依托我校西南边疆研究中心作为研究组织机构,以旅地学院和华文学院等2个学院作为主体依托学院,以“中国西南地缘环境与边疆发展”云南省协同创新中心、云南省南亚东南亚科技合作与地缘风险监测预警公共科技服务平台、云南省地理空间信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云南省“中国西南周边地缘环境研究云南省新型智库”、“中国西南边疆地缘环境与‘一带一路’建设研究云南省高校新型智库”等省级平台作为有力支撑,以地理学一级学科博士点为核心支撑学科,并融合地缘政治学、国际关系、区域经济学等多学科,在现有建设成果基础上,开展跨境流域资源环境合作开发与协同治理相关领域的研究。(西南边疆研究中心国家社科重大项目办公室李正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