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江西科技学院创办于年,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成立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学校办学23年来,始终本着“以科教兴国为己任,为振兴中华而办学”的宗旨,按照“学校有特色,专业有特点,学生有特长”的办学要求,坚持走“精品+特色”办学之路,不断深化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致力于培养知识面较宽、基础较扎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和创业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学校已连续多年荣登中国民办院校综合竞争力排行榜榜首。
目前正处于改革和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学校将抓住这个发展机遇,以建设“有特色、高水平、应用型、建设全国一流民办普通高等学校”为目标,以综合改革为动力,以科技创新为根本,致力于打造“工程师的摇篮”、“小微企业主的摇篮”和“生产知识产权的摇篮”,培养学生“三种能力”(综合能力、专业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着力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办学条件
学校现有教职员工余人,在校生3万余人。校园占地面积余亩,建筑面积90万平方米,资产总值24亿元。校园环境优美,布局合理,各类教学和生活设施齐备。建有标准塑胶田径场、体育馆、剧场等学生活动场所;建有计算机中心、现代制造技术中心、汽车技术中心等多个校内实验实训室,实验实训设备先进;建有3.6万平方米的数字化图书馆,藏书余万册;建成千兆校园网,实现无线网络校园全覆盖。
人才培养
学校立足办学定位,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构建了以“产教融合生态圈”为核心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了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提升了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年国家教育体制改革简报(年第92期)以《江西科技学院:打造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摇篮》为题单篇报道了我校人才培养工作经验。近年来,学生毕业率和学位授予率稳定在96%左右,考研人数连年翻番,英语四、六级和计算机等级考试通过率大幅提高,学生科技竞赛、发表论文、获批专利,数量连创新高,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连续四年高于同期全省平均水平,大学生创业人数不断增加,涌现出以“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全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米拉迪力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学员。
1.以“产教融合生态圈”为核心的实践教学体系
学校深入开展校企合作,构建了以“产教融合生态圈”为核心的实践教学体系。通过产教融合,努力实现校企双方合作与共赢,并以此为契机,着力培养创新型人才,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学校先后与华为、中兴、江铃、PPG、金蝶和洲际酒店集团等知名企业开展产教融合联合培养,建立校外实践基地个,引进企业导师余人,开设企(行)业订单班55个,其中“PPG调色师”订单班自5年开设已连续不间断开设10届,毕业学员深受业界欢迎。成立了“互联网+”学院和华为学院等行业学院,加强与企业、行业联系,构建“主体多元、形式灵活、双向参与、合作共赢”的校企合作新模式。
2.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学校紧紧围绕“三个摇篮”工程,全面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构建了以能力为导向的两平台+N模块的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了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领导小组,编写了创新教材,明确了创新学分,开设了创新课程,发展了创新班组,成立了创新学院,建设了创新教育教研室,培养了创新导师,组织了大量的创新活动,确立了一批重点创新项目,进行了创新教育的评估,取得了显著成效。开设创新班77个,创新小组多个,创新类社团16个,创新实验室60多个。学校汽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和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被评为“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国家教育体制改革简报》以大篇幅向全国推介我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工作经验。近三年,学生在省级以上科技竞赛获奖项,其中国家级71项。大学生科技创新与职业技能竞赛已成为我校学生工作、教育教学工作的新品牌。学生毕业生自主创业率多年居全省高校前列,高于全国高校自主创业率8个百分点,涌现出以微软公司最有价值专家奖获得者郑健、“全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米拉迪力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学生。
学科建设
学校不断优化学科专业结构,逐步完善学科门类与专业布局。开设统招本科专业39个,统招专科专业26个,初步构建了一个以工学、管理学为主,文学、艺术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现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省级特色专业6个,省级卓越工程师项目3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3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省级教学团队2个,省级精品课程13门。同时学校紧密对接江西省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重点打造三个学科集群:以汽车、机械为龙头,协同打造先进制造业专业集群,以财经、管理类为组合,协同打造现代服务业专业集群和以文化、艺术、传媒为重点,协同打造文化创意类专业集群。
科技创新
学校按照“夯实基础、凝练特色、重点突破、整体提升”的思路着力推动应用科学研究、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一是实施科技平台建设工程,建成省级重点学科1个,6个省级科技平台,6个市级科技平台;建成8个校级重点学科、15个校级研究所、12个校级科研团队。
二是实施大学科技园建设工程。于年成立江西省首家民办高校省级大学科技园,为全校师生创新成果转化、创新孵化,提供良好平台,切实提升学校服务社会能力。年,与高新区签订了共建大学科技园暨众创基地战略合作协议,江西科技学院大学科技园被列为国家级高校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国家优秀成果转化基地。目前科技园已入驻企业60余家,其中师生创办的企业占44%,校友创办的占31%。
三是实施知识产权工程。近5年获国家专利余项,列全省高校前列,有6项直接运用到企业生产中,学生熊博等人创办了南昌酷尔科技有限公司。
四是积极开展协同创新。先后与南昌市政府、南昌国家高新开发区政府、江西省科学院、清华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江铃集团等签订合作协议,开展产学研合作。年,学校牵头组建的江西省汽车服务工程及产业升级协同创新中心获批为江西省“协同创新中心”。五是大力实施科研管理体制改革。学校科研氛围浓厚,科研水平得到了整体提升。5年来承担为地方经济社会服务的各级各类项目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省部级以上软科学项目25项,产教结合横向科研项目25项,获省部级及以上科研奖励6项,多项咨询报告被政府机构采纳或直接推动政策落地,经济社会效益良好。
美丽校园
学校严格按照“三联三创”活动要求,大力开展文明美丽校园建设。一是严格落实全国、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把思政课放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首位,成立了江西科技学院思想政治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年专项工作会,加强了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改革力度,加大了对思政课建设的投入,校领导深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堂听课评课,党委书记定期给大学生骨干培训班学员授课,举办“为孝之道”大型公益课,推动我校思想政治工作上台阶。
二是针对民办高校学生特点,开展了独具特色的学生品德培养主题教育活动。活动分学期进行,一学期一主题。本科生8个学期,分别以爱心、法纪、诚信、责任、自强、创业、创新、奉献为主题进行教育;专科生6个学期,分别以爱心、法纪、诚信、责任、自强、奉献为主题进行教育。学校连续多年被评为江西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高校。
三是坚持以构建寝室学生道德养成教育体系为抓手,大力加强文明寝室建设。把寝室内务管理作为学生入学养成教育的重要内容来抓,从新生参加入学教育培训课到军事训练再到走进寝室开展内务“实战演练”,将寝室内务教育和检查落实贯穿始终。学生寝室楼栋内公共环境卫生实行学生自主保洁,学生寝室卫生实行生活垃圾袋装管理。积极开展生活园区文化艺术节,特色示范楼等活动,努力营造文明寝室建设氛围。
四是加强学生文明礼仪教育,出台了《学生文明行为规范二十条》,从文明用语、爱护环境、自尊自爱等方面规范在校学生的文明行为。同时,积极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弘扬校园主旋律,做到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本着“健康第一、预防为主、以人为本”的原则,大力整治校园环境卫生。高度重视安全稳定,着力构建平安校园。
来源:江西科技学院 编辑制作:吴从楠
声明:文章由本平台整理始发,凡转载须注明来源伯马创业!
李震东教授全国巡回讲座,正在进行中!
欢迎全国高校邀请!
预约-
1.李震东教授:伯马创业研究院院长、全国就业指导专家、中国高校创新创业学院联盟秘书长、中国大学生就业与创业高峰讲坛秘书长,曾受到中央电视台等全国多家新闻传媒报道,曾在南开大学等全国31个省高校讲座多场,是专门、专业和专心从事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事业讲演第一人。李震东教授专门高校全国白癜风最好医院儿童得白癜风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