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际峰保护区管理局科研人员首次发现极危植

年6月,阳际峰保护区管理局科研人员在与上海辰山植物园科研团队开展阳际峰自然保护区高等植物生物多样性调查时,在贵溪市丹霞地貌首次发现极危植物“丹霞通泉草”。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发表在国际分类学期刊《PhytoKeys》:17–28()。

科研人员经过形态解剖、文献查阅和分子生物学研究,并于年再次前往采集地考察居群情况,最终确认为一个先前未曾描述过的新种。经过植物分类学家深入研究,最终确定为通泉草科通泉草属新种---“丹霞通泉草”。

通泉草属植物通常为多年生草本,具有莲座状的基生叶丛、对生的茎生叶、翼状扩大的叶柄和匍匐的侧枝。丹霞通泉草为一年生,无莲座状基生叶丛,茎直立不分枝,叶全部互生,叶柄长且不扩大,这些特征使其与同属其他植物显著不同,极易分辨。它具有特殊生境,仅生于丹霞山悬崖底部雨水无法直接淋到的遮蔽处,为丹霞地貌的特有物种。

根据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评估办法,阳际峰与上海辰山植物园科研人员联合发现的“丹霞通泉草”,被评估为极危(CR)状态,亟需进一步开展野外居群调查与繁殖生物学研究。

到目前为止,丹霞通泉草是第一个在丹霞地貌中发现的通泉草科特有物种。目前仅发现两个小居群,位于贵溪市一个丹霞山区内,成熟个体数量不足百株。相似生境受到旅游开发、水土流失等影响而不断减少,根据IUCN红色名录的标准评估为极危(CR)等级,亟需开展保育行动。(徐麟)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anghaibinbei.com/kfjx/1431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