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的无奈,谁之过?
马红蕊名班主任工作室樊丽利Lifeisatravel
中国精神
Chinesespirit
一场疫情,折射出了千姿百态的景象:争分夺秒,与生命赛跑的医务工作者令我们赞叹;前去武汉支援的志愿者更让我们看到了人间大爱;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中国人民为武汉无私捐助;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领导因疫情需要连轴工作;“雷神山”、“火神山”的迅速竣工更让我们看到了什么是中国精神、中国效率。
在举国上下,攻克时艰的特殊时期,还有一群可爱的人——老师,也在用尽浑身解数,培育祖国的花朵。
教师,摇身变成主播大咖,网上直播课、钉钉打卡、网上批改作业,传达文件、统计人数,真是每天忙得不亦乐乎。
作业,是学习的主旋律。老师每天发作业,家长监督,学生完成,一开始还好,家长和学生各司其职,合作愉快。谁料,网课竟长达数月之久。学生开始厌倦,家长也失去了耐心,老师也是在群里一遍一遍的催作业。在群里
某些同学,多次学生和家长,家长都已经有点生气了。曾经听到过家长说过,孩子不写作业,老师就认为是家长不重视孩子的学习,其实呢,不是我不重视,不论我好说歹说孩子就是不写,急得我都想给孩子写。
这一现象的出现,是孩子的太过懒惰,还是家长的监督不力?还是另有隐情?
Lifeisatravel
人生路美梦似路长
Lifeislikealongdream.
我们在思考这个问题之前,先看几个真实的故事:
在每一个犹太人的家庭里,孩子出生后不久,母亲就会读《圣经》(希伯来圣经)给他听。而每读一段后,就让孩子去舔一下蜂蜜。当小孩稍微大一点时,母亲就会取出《圣经》,滴一点蜂蜜在上面,然后叫小孩去舔《圣经》上的蜂蜜,这些举动用意是不言而喻的:书甜如蜜。
古往今来,犹太人家庭的孩子,几乎都要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假如有一天你的房子被烧毁,你的财产被抢光,你将带着什么东西逃命?”如果孩子回答是金钱或钻石,母亲将进一步问:“有一种没有形态、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宝贝,你知道是什么吗?”要是孩子回答不出来,母亲就会说:“孩子,你要带走的不是金钱,也不是钻石,而是智慧。因为智慧是任何人都抢不走的,你只要活着,智慧就永远跟着你。”
在古代,不少犹太人的墓园里常常摆放着各种书籍,因为犹太人相信,在夜深人静时,死去的人们会出来读书,这当然是不可能的。但它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即生命有结束的时候,求知却永无止境。
安息日是犹太人的重要宗教活动日,具体时间是从周五的日落到周六的日落。按照有关规定,这一天,在以色列犹太人开的一切商店、饭店、娱乐场所都得关门停业,公共汽车都要停止运营,就连以色列国家航空公司的班机也要停航,人们都得在家中“安息”祈祷,严禁走亲访友、外出旅游和参加其他社会活动。但有一件事是特许的,那就是读书和买书,大大小小的书店都敞开着门营业,到这里光顾的人络绎不绝,书店里挤满了人,这里没有人大声喧哗吵闹,人们都在静悄悄地读书。
犹太人家庭有一个世代相传的传统,那就是书橱一定要放在床头,要是放在床尾,会被认为是对书的不敬,会遭到人们的鄙视。犹太人爱书但从不焚书,即使是攻击犹太人的书,可以不看,但不许毁坏。而且,书损坏了一定要修补。古代犹太人将书看得破旧得不能再看了,就挖个坑庄重地将书埋葬,这时候他们的孩子总是要参与其中的。他们对孩子说:“书是人生命的东西。”
看完聪明的犹太人,再看看我们中国的家长:
Lifeisatravel
人生即是旅途
Lifeisajourney,everyoneyoumet
机不离手,快手、抖音刷起来,连刚会拿东西的孩子都拿手机当玩具。更有一种现象,如果现在家中没有网络和智能手机,就好像不能生活了一样。有多少家长在孩子写作业时,不是看手机,而是手捧一本书安静地陪在孩子身边?又有多少家长从孩子懂事起每天陪着孩子一起读书?
家长的无奈,到底是谁的过错?我们似乎有了答案。接下来应该怎么办?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卸其QQ,封其微博,删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