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研领航
提升教学实效
——壆岗小学举行“宝安区教育科学规划
年度课题”结题会
结题报告会
春日送暖,春光如歌。南风熏人,万物齐吟。在这万物盎然的美好时节里,我校“宝安区教育科学规划年度课题”结题会如约而至。
此次结题报告会,我校有幸邀请到了由宝安区教科院科研部杨涛主任、光明区教科院科研负责人陈西良主任、宝安区教科院教研三部刘琼主任、宝安区教科院科研部教研员范国强老师、宝安区教科院体卫艺部音乐教研员曲晨老师、宝安区教科院教研三部小学英语教研员黄锴老师组成的专家团,对课题进行专业细致的评议。既有高屋建瓴的专业引航,也有指引老师们将理论落地的真知灼见。我校丘副校长,教学处范主任、各课题主持人及各课题组成员参加了本次结题会。
语文科组的蔡晓纯老师代表《小学高年级指向写作的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与研究》课题组,依据部编版教材“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双线并行的编写理念,对小学高年级指向写作的阅读教学的实施过程进行分解,探索出了小指向写作的阅读教学的目标制定策略、教学设计策略、教学实施策略。过程材料丰富,在宝安区课题中期检查中被评定为优秀课题。此次参与结题的专家也指出,该课题选题有意义有价值,研究过程扎实,研究成果丰厚。
英语科组的王昕老师就《戏剧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究——以壆岗小学为例》这一课题,进行了详细的汇报:在宝安区小学英语教研“音正达意,浸润融合”教学主张的指导下开展研究,重点打造情景对话、角色扮演、课本剧排演等教学模式的英语课堂。在课堂教学中把课本语篇融入生活,创设情境,让学生把英语运用的得心应手。课题主持人王昕老师创办的英语文化节活动中,一系列丰富有趣的学生活动,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知识,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得到了专家组评委老师的一致认可。
英语科组余晓秋老师的课题《跨文化教育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究——以上海牛津版教材Culturecorner为例》,扎根于教材,充分利用课本资源以及挖掘师生生活中的场景,让学生能直观感受外国文化,从而提高学生对中外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鉴别性。专家充分肯定了本课题的研究性与实用性,真正做到了选题有意义,目标有指向,资料规范性强,师生参与度高。通过学生成果的展示,该课题的研究更是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提升了老师的教学研究能力,为以后英语跨文化教学树立了风向标。
数学科组袁建群老师就《小学低年级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研究—以北师大版教材为例》的这一课题,课题研究思路清晰,逻辑性强,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秉承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引领,师生共同参与解决问题,很好的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让学生自觉主动的参与到课堂学习中。课题也总结出了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设计的思路和教学的策略,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引作用。
音乐科组的邓纯老师《粤剧中德育资源的开发研究》在结题汇报中提到:课题意在通过引导学生欣赏、了解、学唱粤剧,从中感受传统文化粤剧的美感,了解学习剧目中其吃苦耐劳、团结合作、爱国守信等精神品质,发掘出粤剧文化中所蕴含的德育内涵礼、义、廉、耻与意义,扎下中国根,融入中国魂。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全面开发心智。
同是音乐课组的高跃阳老师的课题《小学(低年段)舞蹈教学游戏化探索实践》,旨在让小学生舞蹈能力的培养和游戏化教学相结合,让舞蹈活动的过程洋溢着自由、自主、创造和愉悦的色彩,使内容变得生动活泼、使方法变得多姿多彩、使形式变得灵活多样、使评价变得有滋有味,从而帮助学生体验音乐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和艺术境界,激励学生更主动地参与到舞蹈活动中,让学生在享受舞蹈、享受游戏的同时获得全面发展,逐渐萌发他们心中那颗“美的种子”。
高凌霄老师的《微课教学设计与制作研究》课题基于“微课应该聚焦于某个知识点或难点的解决,其重点不在于呈现知识的内容,而在于呈现知识的推理过程。”这样的理念,课题组分析各学科特点,对微课的选题设计、内容设计以及制作方法进行研究。立足于学生学习角度,并将微课与实际教学相结合,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课题组总结出了设计、制作及应用策略供各学科参考,实现以信息技术牵头的跨学科融合的任务。在微课资源的支持下,对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都有了较好的推进作用。
对阿卡贝拉颇有研究的李治老师的课题《童声阿卡贝拉训练的研究与实践——以壆岗小学阿卡贝拉社团为例》,研究的实践成果显著,选题新颖、专业性强。童声阿卡贝拉拓展了师生艺术视野,从最初不清楚阿卡贝拉到现在众人周知,是加强人文环境建设改善校园文化氛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音乐综合素养。通过此次研究,为阿卡贝拉在校园中的发展提供理了良好的实践基础。
老师们的结题准备充分、报告内容充实、报告思路清晰,获得了在场专家们的一致好评,为我校立足教育科研,促进课堂实效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此次结题会,我校共有包括语、数、英、艺体在内的八个课题同时结题,彰显了我校在教研领域的累累硕果,以及我校领导对教育教学科研的高度重视。
结题报告会的顺利开展,进一步增强了我校教师的科研意识,为我校教师的教育科研之路指明了方向。课题的结束并不代表着研究的结束,它更是一个老师们继续践行研究成果的起点。教育之路虽漫漫,但吾辈上下求索之热情,终不息。
撰稿:马军霞
图片:各课题组、陈妍
编辑:单熙尧
初审:刘智英
终审:丘梓鹏
办学理念:博爱智慧立生命之基
校训:博学健行
校风:博之以文约之以礼
教风:博外精内论理达事
学风:博采众长知行合一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