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专访陈子涵科研之路的责任与使命

推开实验室的门,陈子涵正带着和蔼的笑容向我们走来,虽然是午休时间,但他欣然地接受了我们的采访邀请。在研讨间稍稍坐定,眼前这位博士给人的感觉,既是平易近人的学长,也是沉稳可靠的前辈,在冬日午后慵懒的阳光下,我们开始了本次采访。

陈子涵,网络空间安全学院三年级博士,师从网络空间安全学院执行院长程光教授。现任东南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新闻编辑,18级博士班班长。在博士期间撰写论文6篇,参与和负责国家级、省部级项目申请工作二十余项。学年,陈子涵获评东南大学“正·青年”提名奖,“东大好青年”提名奖,获得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网络安全奖学金,参加“我们的·东大人的国家记忆”主题思政大课,并在年“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荣获全国金奖和江苏省冠军。

1

读博,是选择浪漫与精彩的人生

早在本科期间,陈子涵就发现自己对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研一期间在实验室的科研工作中,也取得了一定的科研成果,这更加坚定了他想要读博的信念。“我觉得我在这找到了我喜欢的导师,也找到了我喜欢的研究方向”,抱着这样的想法,陈子涵在研一期间毅然选择转博。“读博是一件充满情怀的事情,我本身是江苏南京人,所以如果可以在东南大学的网安学院,这样一个老牌名校的新兴强势专业读博士的话,这本身就是一份很难得很浪漫的人生经历,也能让我站在一个更广阔的平台上看一看更精彩的世界”,陈子涵博士诚恳地说道,目光热烈且坚定。转博后的陈子涵,努力适应了从硕士到博士的转变,从学习“如何解决问题”,到自己独立“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读博就好像你一个人在黑暗中摸索光芒,你需要自己挖掘那些值得做的领域,并自己去思考这个领域应该怎样去开展研究”,这个探索的过程不仅提高了陈子涵的学术能力,更培养了他坚韧不拔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对于学弟学妹们是否应该转博的问题,陈子涵也给出了自己的见地:

首先要明确转博不是一件儿戏的事情,更不是用来逃避社会,逃避找工作的一种想法;博士不单单是一份学历,更是一份事业,是对国家未来、人类前途的承载。读博深造是一件需要你认真分析自身的学术科研能力,思忖未来的职业发展规划,再综合家庭状况,身体状况,情感状况等多种因素之后,才能产生的一个选择。如果学弟学妹们真的确定想转博,建议提前和自己组内的博士师兄师姐们联系,尽可能多地去参与实验室的各项目课题,期间以一个博士的身份要求自己,看看自己能否准备好应对未来四五年都是这样的生活,再之后就尽早和自己的导师沟通联系,找准自己的未来研究方向,做好细致研究计划,坚定信念,脚踏实地,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2

科研背后,是不畏困难的意志

在程光教授课题组读博期间,陈子涵负责和参与项目申请20余项,项目执行近10项,其中不乏国家重点、省重点科研项目。丰富的项目经历让陈子涵总结出了自己的一套项目管理经验:先制作一份甘特图,在其中标明重要时间点以及项目成员需要在这段时间内完成的任务。在项目刚开始的时候,与项目组成员讨论各部分的思路,而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在各个时间点成员能够上交任务完成结果的前提下,不会过多干涉成员的进展,在结果上交之后才会和每个成员进行一对一的讨论。通过这种方法,陈子涵在同时担任多个项目负责人的情况下,仍能够有条不紊地安排好每一个项目。?优秀的科研能力也并不是一朝一夕练就的,作为项目负责人,不仅需要自身具有过硬的学术能力和管理能力,还需要有对项目“负责到底”的态度。年8月份返校时,疫情的影响给科研工作的开展带来了不少困难,为了能够做到去及时、高效地沟通自己负责的项目,陈子涵选择申请走读。尽管是南京本地人,但每天3个小时的通勤时间,对于身体意志仍是一种极大的考验。为了弥补通勤占去的时间,陈子涵努力地去提高自己的效率,保证项目进步不落后,就这样坚持了几个月,终于将任务圆满地完成。?“全神贯注地做科研,减少‘摸鱼’的时间,同时也要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释放压力,努力地平衡自己的科研和生活”,这是在疫情下陈子涵的科研之道,也是他对待每个项目都认真负责、不畏困难的意志体现。

3

家国情怀,是肩负的责任和使命

在学术科研上大显身手的同时,陈子涵也有着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今年他参加了“我们的·东大人的国家记忆”主题思政大课,陈子涵作为当代东大青年,与学弟学妹们分享了自己的梦想与情怀:“我觉得家国情怀是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从古至今,青年人都是国家的未来,我们的上一辈70后、80后,他们担负起了国家的发展,接下来就要我们90后、00后去接过这一重任。作为东大青年,尽管我们还在校园学习科研,但仍应不忘社会责任,将这种责任感和使命感应始终放在心中,并在平时的生活中积极付诸实践。”陈子涵深情地向我们讲述了自己的家国情怀:首先要立足于自身,爱国爱家,在努力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树立起正确的三观,这是家国情怀中最基本且最必需的内容。其次要立足于学科,习近平总书记在在“4·19”讲话上指出“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网络空间安全专业是为了保障国家安全,是为国家和人民服务的,这是我们要始终牢记的学科目的与初衷,这也是我们家国情怀中应具有的重要情感。最后要立足于中国梦,就是要考虑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复兴,处理好集体与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为国家主动奉献。整个采访过程中,陈子涵博士都表现出一位科研者应有的特质,思维活跃、观点犀利、并且在言谈举止间表现出谦逊和风趣的人格魅力,整场采访在轻松自然的氛围中迸发出满满的智慧与见地。责任感与使命感,是陈子涵博士在自己的科研之路中秉持的家国情怀,也希望这样一份热忱能够感染更多的网安学子。采访:丁浩轩文案:郑天宇责任编辑:陈泽坤排版:郑天宇张震东南大学网安研究生会宣传部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anghaibinbei.com/kfjx/1060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