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语文教师做小课题研究势在必行。小课题研究是教师基于职场实际、以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具体问题为任务的研究形式。语文教师应如何做小课题研究?精心准备,为小课题研究筑基;潜心研究,为小课题研究提质;悉心总结,为小课题研究增效。
关键词:
语文教师;小课题研究;教师专业发展;学研教结合
作者简介:
陈德军(—),男,汉族,山东省德州市人,高级教师,单位:禹城市教育和体育局,研究方向:课堂教学改革与教师专业成长。语文教师做小课题研究势在必行。在中小学教学实践中,经常会遇到问题。有问题就需要研究,只有通过研究,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一般的教学研究,往往偏于碎片化。小课题研究是一种有计划、有步骤、借助科学方法进行集中探索的研究形式,其研究行为更加规范、研究成果更加科学、更能有效地解决问题,与规划课题相比,更适合一线教师。
语文教师应如何做小课题研究?简单地说,应具备必要的小课题研究知识,应了解小课题研究的基本程序和常用方法,应制定具体实用的研究方案,应按照方案一步步去实施,应及时总结成果。因篇幅所限,本文仅针对小课题研究的基本程序略作如下阐述。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一、精心准备,为小课题研究筑基
小课题研究是教师基于职场实际、以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具体问题为任务的研究形式,它将研究与教学有机结合,是引领教师进入研究状态、解决实际问题、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小课题研究切口小、自主性强、为实践服务、出成果快,是最接地气的一种研究形势。要做好小课题研究,必须先做好以下准备性工作:
1.组建课题组
小课题研究,可一人做,也可几人做。若几人做,需先合理地组建课题组,以发挥同伴互助作用。课题组一般不超过4人,在年龄、特长等方面要互补,要合理分工。
2.选定研究课题
选题是开展研究的前提,必须充分重视。选题必须有价值。选题步骤一般是先提出问题,再查找资料,再分析问题,最后结合实际,确定研究课题。选题的途径有多种:
(1)从教育教学的困惑中选题小课题研究的目的是解决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各种具体问题,语文教师可以把这些问题作为研究课题,通过研究解除这些困惑。比如:提高小学生语文课堂倾听水平的策略研究、小学语文第一学段课内外阅读衔接方法研究、中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研究、小学语文课堂师生互动方式研究等。(2)在同伴交流的感悟中选题语文教师之间的切磋与交流也可产生小课题。交流中思维碰撞,彼此可以互相启发、互相比较,原来没有意识到的问题常会被发现,经过思考后,可以转化为小课题进行研究。比如:小学语文家庭作业布置策略研究、小学语文阅读两极分化现象的成因与对策研究、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研究等。(3)在阅读和学习中选题在研读文献和书刊时,语文教师常会产生思维的火花,并与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联系,在集中思考和梳理后,常会产生新的想法或新的思路,整合这些思路,即可转化为小课题。比如:初中语文课外阅读优化策略研究、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策略研究、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方法研究等。(4)在总结自身经验中选题美国学者波斯纳有个“教师成长公式”,即“经验+反思=成长”。教师不只是技术操作者,还应在不断反思中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及时总结实践经验,并对经验进行分析,梳理出存在的问题,将有价值的问题转化为小课题。比如: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培养策略的研究、初中有效诵读教学策略研究、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策略研究、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培养策略研究、小学语文个性化作业设计方法研究等。
3.制定研究方案
小课题研究方案,犹如大楼的施工蓝图,关系着小课题研究是否能有效开展,所以必须重视。制定研究方案前,要认真阅读相关文献。小课题研究方案讲求简约实用,不必像规划课题地研究方案那样繁杂,可采用文本式,只要体现四个基本要求即可:(1)研究背景与研究价值,说明为什么研究这个课题以及研究的价值;(2)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说明通过研究达到什么具体目的,并把所研究的问题分解为更小的几个部分。要先对核心概念进行界定;(3)研究计划与研究方法,含研究步骤及各步骤的起止时间、每段具体任务与研究方法等;(4)研究保障与预期成果,研究保障包括人员保障、时间保障、组织保障等,预期成果包括两方面:一是文本性成果,如研究报告、研究论文、教育叙事等,二是实践性成果即成效,是指虽无法形成文字,但能有效地改进教育教学实践的相关表现。
二、潜心研究,为小课题研究提质
进入小课题研究的实施阶段,课题主持人和课题组其它成员,依照方案,采用适当方法开展研究。研究中要与教育教学实践结合,要着眼于解决问题,要注意积累资料,要及时撰写教育叙事、教育案例等微型文章,定期总结阶段性成果。
1.要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