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指南7个申请一批次重点实验室中

小编整理了7个近期可申请的相关重点实验室/研究所/中心开放课题指南,供大家申请参考:

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师范大学年度开放课题

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成立于年10月,依托北京师范大学建设运行。本着“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建设方针,为发挥本实验室的学科优势和良好的科研条件,促进实验室与国内外的合作交流,提高研究水平,本年度开放课题开始申请。一、申报对象具有博士学位、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非实验室骨干成员。没有高级职称的申请者需要有两名高级职称的同行专家推荐。目前仍有尚未结题的开放课题负责人暂不能申请。二、开放课题重点资助的学科领域与研究方向开放课题的选题应围绕地表过程、资源生态、地表系统模型与模拟、区域可持续发展四个研究方向。要求研究项目具有创新思想、新方法、新见解等。研究内容应属地理学前沿发展领域,具有一定的科学积累和研究特色,鼓励学科交叉研究,加强学科的互相渗透,包括:地理学、生态学、系统科学、遥感科学与技术、安全科学与工程、管理与经济学等。年度重点支持以下研究方向的选题:1、地表过程综合监测、模拟与集成分析2、土壤、水文和生态过程与机理研究3、生态系统健康与生物多样性维持机制4、人地系统耦合与区域可持续性研究5、自然灾害的发生过程、风险识别与防范研究三、申请程序1、申请者需填写“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申请书”,并需与一位实验室骨干成员合作提出,未列出合作者的申请视为无效。2、开放课题申请截止日期为年5月10日,经所在单位签字盖章,将电子版提交至haiqing54

bnu.edu.cn,暂时无需提交纸质版申请书。四、评审及管理1、本年度开放课题资助额度为8万元/项,经费支出严格按照预算执行。2、课题评审采取会议及通讯评审(校内外专家)方式,优先资助具有创新意义的课题以及具有较强科研实力、能够发表高质量科研论文的申请者,择优批准立项。3、对于已经申请过实验室开放课题的申请者,前面课题的任务完成情况将作为决定是否资助的重要参考。4、开放课题资助发表的论文、专利申请、技术报告等应按如下要求标注:以“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StateKeyLaboratoryofEarthSurfaceProcessesandResourceEcology,BeijingNormalUniversity”为合作单位,并标注“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资助项目”、“ProjectSupportedbyStateKeyLaboratoryofEarthSurfaceProcessesandResourceEcology”,否则不能计入统计成果。5、其他详见《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开放课题管理办法》。五、联系方式联系人:黄海青-E-mail:haiqing54

bnu.edu.cn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年4月29日

年度媒体融合与传播

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申请指南

为了促进我国媒体融合与传播领域的基础理论和应用基础研究,加强学术交流与合作,年度媒体融合与传播国家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继续面向“媒体融合传播与未来形态”、“媒体融合的服务模式”、“媒体信息智能处理”三个主要研究方向设立开放基金资助相关课题研究,申请者需根据实验室拟资助的研究课题进行申报。欢迎国内外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科研人员积极申报!一、实验室拟资助的研究课题(一)研究方向一:媒体融合传播与未来形态1.地区融媒体建设与赋能区域特色产业发展研究课题简介:主要围绕地区融媒体建设与区域发展实践领域,   (一)建设任务和考核内容   1.制定实施数据整合建设方案与共建工作机制。完成本学科领域的数据资源整体发展规划和整合共建实施方案,结合专业特点和共享模式、应用服务需求建立共建工作机制。   2.系统推进数据资源汇聚、整编和融合。按照科学数据库的相关标准规范和软件工具要求,建立符合学科特色的数据资源体系和质量控制标准,推进数据汇聚和整编。   3.明确数据资源的长效服务机制。结合本学科领域数据驱动科研活动的新特点,建立稳定服务的数据服务平台,明确数据资源长效运行服务机制,包括但不限于数据更新机制、数据持久化标识、数据服务环境及长效服务保障等。   4.推动产出科学数据服务案例,落实中心成果标注要求。积极推动科学数据在科研成果、国家需求、重大工程和科普宣传等方面的应用,形成典型服务案例。被资助课题须发表至少1篇以本中心为第一资助单位的数据论文。中文论文标注为增加作者单位“国家基础学科公共科学数据中心”;英文论文标注为增加作者单位“NationalBasicScienceDataCenter”。   相关考核内容详见申请书模板“考核评价指标”。   (二)经费与年限   原则上支持优秀科学数据库课题不超过5个。每个课题的专项经费支持额度不超过20万元。   课题建设周期年6月-年6月。   (三)基本条件   1.申请人须是国家基础学科公共科学数据中心参加单位以外的国内外科研人员。   2.申请课题的学科范围主要包括物理、核科学、化学、材料、动物、植物、病毒、信息科学、重点区域、前沿学科等学科方向。学科领域要求不与其他国家科学数据中心的学科领域重复(详见附件1)。   3.申请课题能够填补我国基础学科领域数据库空白、获得过国家、部委级项目支持的优秀科学数据库优先。   4.申请课题具备创新思路和持续发展能力,特别是从数据资源整合和共享运行机制方面,提出了学科数据库建设与服务创新方案。   5.申请课题拥有一支科学数据工作经验丰富的工作队伍,可以为数据资源管理、应用开发和运行服务提供稳定的综合支撑。   (四)申请程序   1、中心面向全社会公开发布课题指南。   2、中心进行课题申请书形式审查。   3、中心组织专家对申请课题进行评审。   4、中心依程序批准和立项,签署任务合同书。   (五)申请要求   1、按照模板(详见附件2)提交电子版和纸质签章版课题申请书(一式1份)。申请书不涉密。   2、申报截止时间为年5月20日。   3、材料报送   联系人:高瑜蔚-   电子版课题申请书请发送至公共邮箱nbsdc

cnic.cn   纸质版课题申请书寄送至:北京市海淀区东升南路2号院中国科学院信息化大厦王璐(邮编:)

国家大豆加工产业技术创新中心

开放课题申报

国家大豆加工产业技术创新中心于年1月获批成立,该实验室依托国家粮食局科学研究院、北京工商大学、香驰控股有限公司等产业化基地组成。我校在大豆蛋白加工及蛋白营养研究成果丰硕,为创造良好教学科研条件,加强产学研结合,提高大豆加工关键技术的集成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工程化研究能力,实现高附加值系列产品生产关键技术,扩大有效中高端供给,更好服务于北京和全国相关企业,搭建了一个开放联合、协同创新的一体化教育与研究平台。国家大豆加工产业技术创新中心依据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印发的《北京市属高等学校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建设项目管理办法(试行)》(京教研[]8号)、《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在高等学校中建设北京实验室的意见》(京教研[]4号)、《北京工商大学科研平台开放课题基金管理办法》(北工商科字[]2号)以及《北京工商大学国家大豆加工产业技术创新中心开放课题管理办法(试行)》设置开放课题。一、资助原则与领域1、国家大豆加工产业技术创新中心开放课题采取择优支持的原则,对申请的开放课题进行选择性资助,鼓励校外优秀科技工作者开展具有前沿性、创造性和重大应用前景课题的合作研究。2、开放课题基金主要资助大豆加工产业技术创新领域研究意义重大、学术思想新颖、创新性显著的基础理论及应用技术研究。3、根据国家大豆加工产业技术创新中心的发展目标与发展规划,年度国家大豆加工产业技术创新中心优先支持以下领域的研究:1)大豆蛋白和低聚肽的功能评价及构效和量效关系;2)质构重组加工技术对大豆蛋白结构及功能性的影响;3)构建大豆蛋白植物肉感官评价与质构评价的关系;4)不同种类大豆蛋白的乳化性、起泡性等加工特性研究。二、课题类别与资助额度国家大豆加工产业技术创新中心年度开放课题共设置4项,每项资助金额不超过5万元,一共20万元。三、课题申报与评议1、凡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或已获得博士学位、且具有相关研究基础的教学科研人员均可申请北京实验室开放课题,每位申请人只能申请主持1项开放课题。为保障开放课题的执行和管理,每项开放课题要求有一位国家大豆加工产业技术创新中心固定人员作为该开放课题的合作者及联系人。2、国家大豆加工产业技术创新中心固定人员不能以课题负责人身份申请开放课题,课题组主要成员(前3名,不含主持人)在研的同类课题数不得超过2项;已获得资助者再次申请,须附已资助课题的结题报告及主要研究成果。3、申请者须参照《北京工商大学国家大豆加工产业技术创新中心开放课题管理办法(试行)》和本通知提出具有创新性的研究课题,填写《开放课题申请书》(见附件1),并经所在单位同意(加盖单位科研管理部门或单位公章),提交《开放课题申请书》纸质版1份(A4纸双面打印、左侧装订成册,申请者本人签字)及相同版本的申请书电子版(pdf格式)1份。5、年度开放课题起止时间为年1月1日至年12月31日。6、开放课题由国家大豆加工产业技术创新中心组织同行专家进行初审、同行评议,提交到技术委员会进行评审,确定批准资助课题及金额,并在北京工商大学食品与健康学院网站公示。7、年度开放课题受理时间为年4月29日-年5月11日(邮寄申请以邮戳为准),过期不予受理。批准资助的开放课题,将于年5月22日前通知申请者。四、课题执行与管理1、课题执行与管理具体要求参见《北京工商大学国家大豆加工产业技术创新中心管理办法(试行)》。2、课题负责人须在接到开放课题批准通知书后2周内提交《开放课题任务书》(见附件2),经审核批准后执行。3、课题负责人须在课题结束当年的12月31日前向国家大豆加工产业技术创新中心提交《开放课题结题报告》(见附件3),全面总结课题执行情况。4、开放课题经费使用、成果评价与管理等均按照《北京工商大学国家大豆加工产业技术创新中心开放课题管理办法(试行)》执行。五、材料报送地址与联系方式通讯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anghaibinbei.com/kfbf/1183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